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受美元升值影響,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商品期貨的價格形成了短期沖擊。同時,隨著匯率波動加大,市場主體對匯率方面的風險管理需求也日益強烈,其中,作為對沖匯率風險的重要工具,推出外匯期貨品種顯得日益迫切。
外匯期貨什么時候出?
美元走強導致人民幣承壓,貿易戰摩擦升級帶來更多不確定。宏源期貨研究所金融期貨分析師曾德謙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連續貶值主要是受到美元升值和中美利差低位的影響。
首先,本輪人民幣貶值的背景在于中美利差的快速收窄。自今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微調導致銀行間資金面始終處在偏寬松環境,市場利率連續走低,而美國受到原油價格上漲、通脹預期上行的影響,美債收益率在一季度率先向上突破3%。這導致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為人民幣貶值埋下基礎。隨后,自今年3月底開始,美元指數連續走強,從4月份到6月底漲幅達到7.42%,而自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高度跟隨美元指數,因此,美元的走強直接導致人民幣貶值。
國都期貨期貨研究所總監羅玉還提到,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也給人民幣帶來了壓力。在美國PMI、失業率、CPI等數據表現強勁的宏觀背景下,美聯儲在6月14如期加息25個基點,并上調了目標基準利率,同時暗示年內將不止加息一次,鷹派表態支撐美元指數的進一步走強。而中國5月經濟數據、金融數據表現均不及預期,同時各類違約及信用事件頻發引發市場對于流動性的擔憂,因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在6月20日提出定向降準,通過貨幣政策的微調來對沖下行壓力。中美貨幣政策形成分化,給人民幣帶來壓力。
國投安信期貨首席經濟學家陳江濤提出,除美元強勢和中美政策差的原因之外,貿易戰拉鋸催生出經濟悲觀預期,國內風險資產快速下跌、資金吸引力下降也是造成匯率貶值的原因之一。
6月中旬,貿易戰激化,國內股票市場加速下跌,國內風險滬股通、港股通等資金由流入轉為流出,資金流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民幣貶值。自6月15日美國公布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的清單后,中國迅速公布反制清單,人民幣自6月中旬起加速了貶值步伐。
曾德謙表示,中美貿易戰不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貶值的直接原因,但中美貿易戰或導致雙方在貨幣政策上的分歧加重,從而間接影響人民幣匯率。曾德謙進一步表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預計美聯儲下半年仍有兩次加息,美債收益率有繼續上行的動力,而國內貨幣偏寬松環境導致利率低位,中美利差有繼續收窄可能,從而間接影響到人民幣繼續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將進入6.9-7.0元/美元范圍。羅玉認為,雖然短期人民幣快速貶值引發了市場擔憂,但中長期來看,匯率仍將回歸基本面指引。
從好的方面來看,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人民幣積極波動,并與日元走勢趨近,也顯示了人民幣仍在加速國際化的過程中。
文章來源地址: http://www.000shenbo.com/rzly/1600.html
聲明: 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